2010年1月29日 星期五

洪惟仁


洪惟仁,1946年6月19日生,台灣嘉義縣新港鄉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1973年遭受白色恐怖迫害,因「預備判亂罪」判無期徒刑。後因大赦而提早出獄,共服刑6年8個月。國立清華大學博士,台灣語言音標(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簡稱TLPA)計劃的主持人。1992年創辦台語雜誌《台語文摘》。2006年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兼主任。在台語的改革進化上為關鍵人物之一。專長為閩南語語音學,方言學,漢語音韻學,語言社會學等。著作:《台灣河佬話聲調研究》(自立晚報)、《台灣禮俗語典》(自立晚報)、《台灣方言之旅》、《台灣語言危機》(前衛)、《『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等書。

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李美玲


李美玲,嘉義縣布袋鎮過溝人,現任紙風車兒童創造力工作室主任。
原為幼稚園老師,因緣際會,1987年開始接觸劇團後便不由主地著了迷。1993年加入紙風車劇團擔任兒童組組長,並於1997年~2000年期間赴英國Emerson college進修。喜歡旅行、看電影、胡思亂想。沒有時間旅行時,就把坐車去南部上課當做旅行。
作品簡介:
幻燈劇原著/編劇:「賣芭樂」、「離家出走」、「農夫與老夫」。
著作:「多生與多莉」/平氏出版社、「紙風車戲劇36計」/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出版。
其 他:兒童日報「紙風車兒童戲劇教室」、國語日報寒假「紙上戲劇營」連載。

賴淑雅


賴淑雅,1972年生於嘉義縣溪口鄉,政治大學廣電系畢業。曾任台灣立報記者、《破週報》採訪主任。1993年開始接觸民眾戲劇,參與〈亞洲的吶喊Ⅱ〉等戲劇演出, 1998年初與友人成立烏鶖社區教育劇場劇團,從事社區劇場推廣與教學。2000年留學英國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劇場教育碩士。2006年創立「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譯有《被壓迫者劇場》(揚智2000),主編《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文建會2006)、《社區劇場專題》(臺南人劇團2009)。

2010年1月20日 星期三

蕭季慧


蕭季慧,1940年生於嘉義縣布袋鎮,畢業於中央警察大學,曾任新竹市警察局局長、高雄市警察局副局長、高雄市消防局局長。現任中華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協會監事主席、「蕭季慧雙管書法館」館長、「五福雙管書法學會」書法教師及「台灣中國書法協會理事」。
蕭季慧先生,七歲時在父親的啟蒙下開始習寫毛筆字,並在就讀國小級任導師蔡添福老師的指導下,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三十一歲時在父親引薦下拜謁我國一代「雙管齊下書法家」蔡元亨先生,開啟他雙管書法鑽研的歷程。學習書法至今已過六十年,在此漫長的探研習練歷程中,蕭季慧取法「顏體」,孜孜矻矻不斷鑽研習練後,如今已達「隨心所欲、一心兩用」的雙管書寫境界,獨樹一格的「蕭氏雙管書法」,名聞遐邇。
獲得國內外多項大獎:第五屆全球中華藝術薪傳獎、行政院新聞局圖書印刷金鼎獎、文建會文馨獎,並獲美國西太洋大學頒「藝術學名譽博士學位」。
著有刑事叢書二冊,書法叢書五冊,手抄佛經13部23冊經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

孫翠鳳


孫翠鳳,籍貫河北吳橋,1958年12月19日生於嘉義縣布袋鎮。孫翠鳳二十四歲嫁給陳勝福,婚後因事業失敗,孫翠鳳才開始學習演歌仔戲,努力不懈讓她成為明華園的當家台柱,把小生詮釋的有聲有色,成為台灣歌仔戲國寶級的演員。
1996年第三十四屆台灣十大傑出青年、1997年第十六屆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被譽為台灣首席女優,號稱台灣歌仔戲中無敵小生。
出生於台灣嘉義縣布袋鎮的孫翠鳳,以26歲之齡、為人妻母之後才正式學戲,克服僵化肢體和語言障礙,進而成為明華園的台柱,其間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之艱苦。其小生扮相俊美,是近年來曝光率最高的傳統戲曲明星。
自傳
2000年12月7日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黃秀錦著∕時報出版)
音樂專輯
2004年12月7日孫翠鳳同名專輯【新歌加精選】(華納出版)
戲劇演出:
明華園歌仔戲
1986年《劉全進瓜》
1988年《紅塵菩提》
1989年《財神下凡》、《真命天子》
1990年《濟公活佛》
1992年《逐鹿天下》
1993年《李靖斬龍》、《界牌關傳說》
1994年《薛丁山傳奇》、《鴛鴦槍》
1996年《燕雲十六州》
1999年《武松打虎》
2001年《乘願再來》、《白蛇傳》
2002年《獅子王》、《鴨母王》
2003年《劍神呂洞賓》
2004年《韓湘子》
一心歌仔戲
2004年《蕃薯頂的鐵支路》(劉銘傳傳)
電視歌仔戲
1983年《父子情深》
1987年《千里姻緣路》
1988年《一見情》
1989年《鐵膽英豪》
1995年《皇甫少華與孟麗君》
電視劇
1992年《嘉慶君遊台灣》
1997年《大巡按蕃薯官-大俠玫瑰賊》
1997年《施公奇案-法外情》、《大姐當家》
1998年《女巡按》
1999年《雨中鳥》
2002年《移山倒海樊梨花》
電影
《大地勇士》
《人肉戰車》
《女學生與機關槍》
《金水嬸》
《桂花巷》
《進攻要塞地》,客串演出。
舞台劇
1990年蘭陵劇坊《戲螞蟻》 1991年黃梅調舞台劇《梁山伯與祝英台》

2010年1月19日 星期二

黃文淵



出生於嘉義縣太保市的農村的黃文淵原投身於藝術品運輸行業,在厭倦了藝術品哄抬炒作等黑幕後,回到嘉義縣老家,從各種收藏品與書籍中汲取靈感,嘗試創作面具,開啟創作生涯。
黃文淵透過廣泛的觀看、閱讀等形式,探索各國風土民情、色彩運用與文化圖騰,轉化為創作靈感,形塑出獨一無二的面具。並思索以多樣化素材呈現作品,如生活日常用品水壺、安全帽、廢棄農具、稻米粒等。多次獲邀參與苗栗國際假面藝術節邀請展,與嘉義生猛藝術家聯展等活動。除了面具創作外,黃文淵也於台北市中山北路百年慶,與頭城搶孤等活動中展出裝置藝術創作。並結合其他藝術家,重新打造台北市三腳渡天德宮,透過藝術與當地信仰融合。
2006年,黃文淵首度參與「2006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駐村藝術家」活動,並於2008年活動中,以漂流木、石頭等自然環境素材為布袋內田北管樂團慶和軒打造專屬舞台。
2009年,新港文教基金會主辦,由嘉義藝術家黃文淵策展與展場裝置,明報週刊副總編輯何經泰先生擔任影像攝影,以及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陳韻如小姐擔任紀錄片拍攝,以新港農業影像紀錄為主題的「作食人」影像展,在新港文化館‧25號倉庫展開為期3個月的展覽。

陳天惠

陳天惠,民國十七年生,臺灣省嘉義縣朴子人,台大醫學院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北馬偕醫院外科醫師、外科主任及樂生療養院兼任外科醫師,民國四十五年返回嘉義朴子開業,至民國八十三年退休,在基層服務近四十年。他曾通報臺灣光復以來首例本土霍亂病例,引起衛生單位重視,並長期參加嘉義東石、布袋沿海地區的醫療服務團義診,對貧苦居民免費治療,帶動地方繁榮,並提升當地醫療品質,貢獻卓著,獲頒第八屆醫療奉獻獎。

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莊紫蓉


莊紫蓉,雲林縣北港人。1948年在嘉義市出生。畢業於嘉義市博愛國小、嘉義女中、東海大學歷史系。曾任國中教師二十多年,1998年退休。
  1991年,幫忙清華大學主辦的「台灣文學研討會」做筆錄,共27場。1993年,協助台灣筆會舉辦的24場「台灣筆會聯誼月餐會演講會」做文字整理。1998年,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第一本年報做文字編輯。主持過台北勞工教育電台「文學花園」節目,介紹台灣文學家及其作品。今在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開闢「台灣文學家訪談錄」網頁,收錄出版《面對作家》一套三集。並與錢鴻鈞博士合編《鍾肇政全集》。

2010年1月17日 星期日

蔡尚琴

蔡尚琴1958年出生於嘉義縣布袋鎮,後來北上讀世新三專的廣播電視科,退伍後曾經在錄音室及傳播公司工作,後來進入光啟社工作了十個月,其間除了電視節目的製作外也參與了16mm紀錄片與35mm電視廣告片的製作,之後進入了中央電影公司並在中央電影公司工作了二十三年,其間曾經將超過260部以上的華語電影重新剪輯並在三家無線電視台播放,創作剪輯中影公司自製電影影片的電視CF廣告片超過80部以上,以中影公司的影片畫面創作過90首好樂迪KTV歌曲,並曾擔任四十三屆亞太影展影片總監工作,在進入職場後的第十五個年頭才重回學校取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士學位及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民國96年為了照顧年邁的雙親,夫妻倆同時辭去中影的工作並舉家遷回高雄,目前在南部從事教職工作。備註:藝名:蔡尚群。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許瑞龍


許瑞龍,字承翰號牧孜,1951年生,嘉義縣朴子鎮人,現住桃園縣八德市,是書法名家李超哉入室弟子,受業於謝宗安、王靜芝、陳其銓、王北岳諸位書法家。他從小即酷愛書法,惟家境清寒,請不起名師指導,因此,早年自無師承可言,只好靠臨帖自修,苦學不輟,歷數十年,三十五歲那年,他參加台灣省第四十屆書法比賽,在三百餘件作品中,以「除暴安良」一作,脫穎而出,自此聲名遠播。
許瑞龍不僅精通真、草、隸、篆各體書法,猶精擅鐘鼎金石,其作品曾應邀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創作展,桃園文化局個展,及國內外名書法家邀請展等。現任桃園縣藝文書畫學會理事長,對文化藝術之交流及推廣功不可沒。出版著作有:《牧童到書法家:許瑞龍前傳》、《許瑞龍楷書結構運筆法》、《漢禮器碑法帖》、《三石翁棣帖》、《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官月淑

官月淑
嘉義人,國立藝專畢業。喜歡閱讀和美食,習慣用紙、筆記錄生活周遭,享受與兒子一起散步的時光。做過插畫工作、美術編輯,現為專職兒童插畫家。作品曾獲金龍獎、小太陽獎、金鼎獎等。最新作品為2006年文建會的文化行春台灣展開圖。繪著有:《八歲,一個人去旅行》、《先生媽》、《虱目魚的故事》、《菊花田》、《葉王捏廟尪仔》、《遇鬼記.好吃的梨》、《鰻魚》、《玉山爺爺的畫筆》等書。

謝東哲


謝東哲,1965年生於嘉義縣新港鄉。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負責人,從事交趾陶創作及寺廟建築裝飾設計。曾榮獲民國88年交趾陶造型比賽首獎;第1至4屆桃城美展前三名、優選獎;第3、7屆台灣工藝設計競賽入選、優選獎;第2屆葉王獎優選。國立空中大學人文學系年畢業。1980年開始學習寺廟剪黏、交趾陶古蹟修護。授課於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鄉土美育教材」課程及國立嘉義高商「人文藝術」課程。曾任嘉義社區大學傳統工藝講座講師、雲科大陶藝裝飾課程技術講師、新港文教基金會史蹟研究組組長、嘉義縣市文化古蹟解說營講師、台北陶瓷博物館顧問、國立台中科博館剪黏特展解說員培訓營講師、嘉義市文化局專案計劃評審、嘉義市社會局社區發展評鑑委員、國立新港藝術高中藝術核心課程撰述委員。現任:古笨港交趾陶工作室、古笨港陶華園藝術總監、業餘地方文史工作者、新港文教基金會史蹟組資深義工、嘉義社區大學講師、台灣陶藝協會理事、嘉義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嘉義縣文化局古蹟審議委員會委員、台北鶯歌陶瓷博物館典藏審議委員。

鄭順聰


鄭順聰,1976年生,嘉義民雄人,中山大學中文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畢業。曾獲台北文學獎、高雄市打狗文學獎、雜誌編輯金鼎獎、高雄縣鳳邑文學獎、花蓮文學獎、基隆海洋文學獎、行政院新聞局電影創意故事入選等。曾任《重現台灣史》雜誌主編,現為《聯合文學》雜誌主編。著有詩集《時刻表》。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賴芳伶


賴芳伶,1951年生,臺灣嘉義人。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所畢業,香港大學文學博士。曾任教中興大學,近數年來多關注臺灣現當代文學,尤其新詩方面,對詩作之研究,傾向結合時間移易與空間變動的論述,與作者、作品進行多維對話,以期打開一尚未誕生之美感世界,並介入當下俗世之關切。現任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參與花蓮學研討會及花蓮文學研討會之籌畫與執行,是研究後山文學的專家。研究領域為中國古典小說,近、現代文學,臺灣現、當代詩。喜愛花蓮的自然山水和孤獨的貓。著有《新詩典範的追求》、《清末小說與社會政治變遷》、《曾鞏》、《中國文學的故鄉》、《山海書》、《許地山》、《臺灣,嘰咕嘰咕》、《大唐文化的奇葩》、《唐代詩選》等書。

林洸沂


林洸沂1951年生,嘉義新港月眉村人,,在就讀初中時,因村子裡的廟宇重建,開啟了林洸沂對廟宇藝術的興趣,進而入林萬有師傅的門下學習寺廟建築,從剪粘、雕塑、燒陶,至今已超過30個寒暑。1980年再拜嘉義交趾燒老師傅林添木先生為其入室弟子。林洸沂是一位極其平凡的民間陶藝家,在新港鄉月眉村開設了一家藝農交趾陶藝廠,這是一所以家庭成員為主的企業。在過去一片尋根熱潮中,臺灣交趾燒突然被重視起來,林洸沂也總算捱過了寂寞的歲月而被社會所發現。他的作品曾參加臺中文化中心交趾陶藝展,第一、二屆嘉義美展,入選臺灣手工藝研究中心優良手工藝術品,但這些表現雖帶給他在交趾陶製作上很高的評價,但終屬於地方區域性的,他的聲望直到行政院文建會委託製作交趾陶宣導品,以及出版專輯介紹交趾陶作家時,才逐漸廣為人知,而成為國內重要的交趾陶技藝保存者之一。
1987年獲頒中華民國陶業研究學會「優秀青年會員獎」;1992、1995、1996年民族工藝獎;1998年第一屆傳統工藝獎;2000年榮獲中國文藝協會第41屆文藝獎章、第8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多次在地方文化中心、美術館、藝廊、博物館舉辦展覽,並曾於紐約、舊金山、洛杉磯、日本、巴黎、土耳其等地展出。

賴馬(賴建名)


賴馬本名賴建名,1968年生。小時候在嘉義鄉下長大,高中時北上,協和工商美工科畢業後,輾轉歷經廣告設計、美術完稿,進入《兒童日報》擔任美編,經鄭明進、馬景賢、楊茂秀、黃宣勳等兒童文學前輩的引紹下,開始接觸兒童文學及圖畫書。報社美編工作,需要每天繪製一定數量的插圖,也賴馬紮實的磨練機會。賴馬還曾經在《兒童日報》自營一個叫「寶貝阿得」的四格漫畫專欄。
賴馬慣於影像性思考,文圖融合巧妙,圖像趣味十足。希望讀者遊歷其中,輕鬆有趣、百看不厭。首部圖畫書《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獲第一屆國語日報牧笛獎(1995),之後作品陸續榮獲「好書大家讀」年度優選(1996)、第二屆小太陽獎最佳創作、第九屆中華兒童文學獎(1997)、第三屆小太陽獎最佳插圖(1998),及數次「讀書人」年度最佳童書…等,最近以《射日》榮獲2001年第六屆圖畫故事類小太陽獎。
 賴馬的圖畫書作品:《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現在,你知道我是誰了嗎?》、《早起的一天》、《十二生肖的故事》、《帕拉帕拉山的妖怪》、《我和我家附近的野狗們》、《慌張先生》。

張振松


張振松:嘉義人,1965年生,10歲那年自嘉義鄉下搬到北部落腳至今。曾和很多出版社合作過很多書。目前專職插畫工作。作品有:《曬棉被的那一天》(時報開卷最佳童書)、《大怪龍阿列》、《狼的眼睛》、《目連救母》(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貢寮的傳奇貓》、《阿棟的菜刀》、《老鼠捧茶請人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等等。:嘉義人,1965年生,10歲那年自嘉義鄉下搬到北部落腳至今。曾和很多出版社合作過很多書。目前專職插畫工作。作品有:《曬棉被的那一天》(時報開卷最佳童書)、《大怪龍阿列》、《狼的眼睛》、《目連救母》(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貢寮的傳奇貓》、《阿棟的菜刀》、《老鼠捧茶請人客》(新聞局年度少年最佳讀物)等等。

楊元太




楊元太本名楊國雄,日昭和14年7月20日(1939)出生。是朴子藝術家吳添敏(梅嶺)的得意弟子。台北師範藝術科、國立藝專美術雕塑組畢業,美國阿肯色大學藝術系進修。作品曾入選37、38屆義大利陶藝展、法國坎城雙年展。除多次在台北春之藝廊和各地文化中心舉行陶雕展,亦曾應邀參加中、日陶藝家展,國際陶藝展等。
楊元太原本在中學教美術,40歲左右,他放棄安定的教職,遠赴美國進修。留美期間,他蒐集了不少陶藝、雕塑,以及釉藥的書籍;同時,美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也對他的藝術產生深遠的影響,讓他更有勇氣做自己的主人,從事自己所熱愛的陶藝創作。在陶藝領域,楊元太沒有師承,從技術上的一無所知,到一系列的創作,包括「親情」、「鄉土的禮讚」、「歲月」、「海的戀情」、「牛的禮讚」、「大地組曲」、「火之舞」、「山韻」等代表作,都是經過長期的生活磨練而來,憑藉的是不變的藝術理念和衷心的熱愛。
蟄居在朴子的楊元太相信「藝術即生活」,所以他也走出工作室應邀為朴子的學校設計校門、圍牆和室外的陶藝雕塑,為朴子留下美麗的校園景觀,也啟迪了不少有志於藝術的學子。(取材自希冬〈楊元太陶藝生涯三十年〉一文,《朴仔腳月報》第十九期)

劉耕谷


劉耕谷,1940年生於嘉義縣朴子鎮,曾任南瀛美展、省美展、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評審委員。國立美館大壁畫「五土笙歌」為其代表作。
膠彩畫家劉耕谷在省立東石初中和高中就讀時,深受美術老師吳梅嶺先生的賞識與教導,使他得以在美術界萌芽和發展,他雖然以實用美術的布花印染設計為業,但始終無法忘卻純藝術的研究和創作。劉先生在近十年來,先後獲得許深州、林玉山、黃鷗波、林之助諸名家之指導,畫藝突飛猛進,並先後獲得臺陽美展和全省美展等大獎多次,並且取得省展永久免審查和聘任評審委員之殊榮,尤其以「吾土笙歌」之大作獲得省立美術館壁畫入選製作,更肯定了他的藝術才華和成就。

蕭世瓊


蕭世瓊簡歷
1959年生於嘉義布袋,台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肄業。台中一中專任國文教師,台中師院兼任講師,逢甲大學兼任講師。十駕齋書法研究室負責人。
作品曾獲台灣省美展書法第一名三次及永久免審查作家、中山文藝獎、大墩獎、南瀛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美展書法第二名。
曾任全國學生美展評審委員、諮詢委員、台灣省美展評審委員、大墩獎籌備委員、評審委員,以及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
著作:<蕭世瓊書法首展專輯>、<一種感覺──蕭世瓊書法展>、<蕭世瓊獲中山文藝獎作品集>、<馬王堆帛書文字研究>、<國中書法欣賞錄影帶暨教學指引>……等。
蕭世瓊部落格網址:http://全球華人藝術網.tw/蕭世瓊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戴毓芬




戴毓芬,台灣嘉義人。淡江西班牙語文學系畢業,西班牙拿瓦拉(Navarra)大學文學碩士,巴塞隆納自治大學(UAB)翻譯理論博士。曾任教於輔仁、靜宜西班牙語文學研究所,淡江、文藻西班牙語文學系。現職輔仁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譯有:《在妳的名字裡失序》(圓神出版)、《金龍王國》(與張淑英合譯)、《冰冷肌膚》、《如此蒼白的心》(圓神出版2009)。

翁岳生


翁岳生(1932年7月1日),台灣嘉義縣義竹鄉人,曾任中華民國司法院院長及司法院大法官。他是陳水扁總統就讀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時的指導教授,也是其結婚時的證婚人。
1960年,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系畢業。1958年,通過司法官高等檢定考試。1966年,德國海德堡大學法學博士班畢業。1972年,翁岳生獲得提名為第三屆大法官,成為台灣司法界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大法官;其後連續擔任第三至七屆之大法官,也成為台灣司法界任職屆次最多、時間最久的大法官。1999年擔任司法院院長。
2007年10月1日,卸任司法院院長及大法官之職,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出版著作:《行政法》、《「嘉義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行政法與現代法治國家》、《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當代公法新論》等書。

蔡亞倫


蔡亞倫 筆名「侖子」,1976年生於嘉義市,世新大學廣電系畢,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天秤座,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卻也常常掙扎現實與理想的邊界。熱情、反骨、好奇心重,卻又會自我局限於一套所謂的道德標準。喜歡嘗試新鮮的人事物,愛玩、愛笑、愛讀、愛寫、愛思考,創作泉源皆來自於此。深愛流浪旅行的感覺,標準的逐工作而居者。 曾任大愛電視台「經典」節目企劃執行、「與病毒共處」節目企畫撰文;佛光電視台「Dr.酷」兒童節目企畫編劇、「小小讀經快樂行」企畫編劇;暐大通製作公司「絕隊計畫」編劇;《新娘物語》雜誌執行主編、台視文化出版社特約撰文、香港東西雜誌特約撰文。


翁鴻盛


翁鴻盛1961年8月1日生於嘉義,成大土木研究所畢,東海美術研究所。現任原生畫會理事、漢翔航空西畫社指導老師、台中市美術教育學會會員,經濟部漢翔航空設計專業工程師。獲全省美展第二名,公教美展第一、二名及優選,中部美展第一名,經濟部綜藝展金牌獎兩次,全國、港區百號、嘉義桃城、中縣、桃園桃源美展、國軍金環獎優選。個展八次,聯展二十餘次,屏東半島藝術季及金門戰場藝術禮讚美術類駐縣藝術家。2007法國皇宮「法國藝術家沙龍」入選參展。著有:《停格的美感》、《翁鴻盛「心境vs.花境」油畫集》等書。

翁喆裕


翁喆裕
1976年生,天蠍座,臺灣嘉義人。
  臺大昆蟲系畢業,卻在報社、雜誌社及出版社擔任記者與編輯工作達十年之久。曾獲中央副刊年度推薦新人、中央日報文學獎。
  用本名撰寫新聞,同時以筆名「邵祺邁」發表小說、散文、書評、遊戲、搞笑、心理測驗等作品。近期出版書籍包括:背包客美食工具書《泰好吃——30銖吃遍泰國美餚》、《泰道地——你非試不可的至正泰國菜》(相映文化)、遊戲書《洋蔥頭腦殘檢定》(與洋蔥頭合著,時報出版)、《填字遊戲1—4》(尖端)。以及電影編劇作品《勾引》(改編自同名美食小說,入圍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山水電影公司)、《沿海岸線徵友》(公共電視影像詩單元)。
  2002年起,於智邦生活館發表「美味內心戲」電子報,將透過食物所勾動的回憶、人物、情感、故事與觀點,寫成一篇篇滿懷情感、真摯動人的文章。望能讓每位讀到這些文字的人們,都能擁有如口中盈滿美食的幸福與滿足感,亦能從中找回最最珍貴的,食之初衷。
E-mail:shauchimai@gmail.com個人部落格:blog.udn.com/shauchimai

林再興


交趾陶國寶藝師林再興,1929年生,嘉義新港鄉人氏,從事寺廟建築交趾陶製作有五十年經驗,一生從未間斷。
師事當代建廟大師石蓮池(洪坤福八大入室弟子之一)學藝。因台灣廟宇三十年一大修的習俗,因此有機會參與很多廟宇翻修工程。較著名的有台南天后公、嘉義城隍廟、北港朝天宮、新港奉天公、台北龍山寺、松山媽祖廟、宜蘭二結王宮廟等。
1952年應李梅樹教授之邀,協助三峽祖師廟建製,授圖眾多遍及全省,傳承習藝者不下百人。
創作交趾陶作品,為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創館收藏展示,並供教學示範用。
1986年受文建會之邀,參加「民間劇場」交趾陶製作展示活動,獲廣大迴響。其作品「焦夢不離」,獲選曾永義教授著文建會出版的「鄉土民族藝術」一書封面。
1993年受裕隆公司之邀,參加「藝術返鄉活動」全省群巡迴展,並作交趾陶示範製作、演講。經常受公益團體邀請,演講、示範交趾陶製作,對民族工藝推廣不餘遺力。多次應教育單位、學校之邀,向教師介紹示範交趾陶示範製作。

溫洽溢


溫洽溢,台灣省嘉義縣人,民國五十四年生。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博士。現任世新大學助理教授,專譯史景遷作品,得到極高評價,中研院李奭學研究員稱許溫洽溢「才情直追史景遷」。譯作:《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時報2002)、《從臨摹到反思》(翰蘆2005)、《前朝夢憶》(時報2009)、《脆弱的強權》(遠流2008)、《天安門》(時報2007)、《康熙》(時報2005)、《改變中國》(時報2004)、《尋訪班禪喇嘛》(時報2004)、《追尋現代中國》(時報2001)、《鄧後中國大預測》(時報1997)。

蕭明熙


蕭明熙,臺灣嘉義人,民國三十九年生。國立臺灣大學理學士(1972),美國布朗大學化學博士暨博士後研究員(1978-1979),中央研究院植物所副研究員(1980-1985)。現任榮民總醫院研究員,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命科學系教授,國防醫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教授,陽明大學生化研究所兼任教授,財團法人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研究重點:血管性疾病之研究與新藥開發、阿滋海默症之研究、藥用真菌之研究。著有:《圖解生物化學》、《血脂異常關鍵報告》。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蔡振南


蔡振南  Tsai Chen-Nan  
1954年出生於嘉義縣新港鄉,是著名的唱片製作人、詞曲作者以及演唱者。國小畢業之後就沒有繼續升學,十三歲時離家,在嘉義從事百貨業,再到豐原的馬達工廠工作,因為被附近的吉他聲音吸引而開始學習吉他,最後不顧家人的反對加入了歌舞團擔任吉他手,並且隨之走遍台灣的各個角落,豐富的人生閱歷使得日後他創作的的歌曲中透露著一種懷舊的滄桑感,中下階層的生活點滴也成為他創作時經常使用的元素。
1982年三十歲不到的蔡振南就寫出了「心事誰人知」這首紅遍台灣的歌曲,哀怨而貼近老百姓心聲的誠懇打動人心,蔡振南於是迅速成為著名的詞曲作家,財富幾乎是泉湧而來,在闊綽的生活之中,他染上了毒癮。在這段時間裡,蔡振南結識了候孝賢與吳念真,他自認不夠好聽的歌聲也受到林懷民的欣賞而在雲門舞集的作品中採用,於是他開始了大螢幕上的生涯,也展開自己的歌唱表演事業。在幾部電影中客串演出之後,1993年蔡振南在吳念真的處女作《多桑》中首次擔任男主角,這個嘗試為他個人的表演經歷增添了一項輝煌成績,他的電影演員身份也一直持續到今天。1995年他決定接受勒戒,於是舉辦了生平第一場個人演唱會,也出版個人的第一張專輯「生命的太陽」,從此暫別歌壇半年。1996年他成功的戒掉了毒癮回到工作崗位,也以自己的親身體驗現身呼籲大眾拒絕毒品。蔡振南1996年的「南歌」專輯、1998年的「可愛可恨」專輯均在當年的金曲獎中大放異彩,蔡振南在唱片界的特殊和成就已然受到肯定。蔡振南除了在本土音樂的領域繼續奮鬥之外,也持續的在大銀幕上演出,並且參演許多電視劇以及幾齣舞台劇,他的銀幕形象是本土的、人生歷練豐富的、帶有江湖風範的,在不平衡的台灣演員生態中,蔡振南的銀幕氣質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

洪茂雄

洪茂雄,1940年生於嘉義縣東石鄉圍潭村,1963年世界新聞專科學校(世新大學前身)畢業,1967~1968年間就讀德國閔斯特大學,1969~1979年間在慕尼黑大學主修東歐歷史、國際政治和漢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1980年回國,歷任世新專校副教授、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副研究員、研究員、第一所所長、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兼任教授等職。主要著作:《社會主義國際之研究》、《東歐變貌》、《戈巴契夫評傳》、《東歐國情分析與我國對外關係》、《中東歐國家公投經驗及對台灣的啟示》、《南斯拉夫史》、《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形勢解析》等書。

林雅芬

林雅芬
林雅芬1971年生於台灣嘉義市,法國法蘭西康德貝桑松大學法語教學碩士,現為台灣南部各大專院校法語講師。熱愛法文翻譯與教學工作,職業生涯最大願景:桃李滿天下,譯作滿書架。翻譯作品有《種族主義》、《贏在大未來》、《星座大未來》、《最後12天的生命之旅》、《陪我走到世界盡頭》、《被收藏的孩子》、《一顆種籽的祕密生活》、《活活燒死》、《腹作用決定你80%的免疫力》、《為你走到希望之地》、《上帝是我麻吉》。
E-mail:fen1218@ms17.hinet.net

賴永發


賴永發
簡歷
1959年 生於嘉義縣
1990年 於苗栗縣三義鄉成立木雕工作室
1991年 建國八十年台灣區木雕創作巡迴展
1992年 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優選
1993年 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落成創作展
1995年 第四屆民族工藝獎佳作
1996年 第五屆民族工藝獎佳作
第五屆裕隆文藝季全國木雕票選第一名
台灣區木雕創作比賽優選
1997年 文建會民族工藝大展
苗栗縣三義國際木雕節現場創作講師
1998年 第一屆傳統工藝獎雕塑類三等獎
1999年 紐約巴黎春節十二生肖邀請展
2000年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個展
2001年 總統府藝廊聯展
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個展
2002年 苗栗縣重要資產評議委員
2003年 中日韓木雕藝術交流展
苗栗縣重要資產評議委員
2004年 亞歐木雕藝術交流展
苗栗縣重要資產評議委員
第四屆國家工藝獎入選
2005年 文建會頒「台灣工藝之家」
台北縣政府大樓個展
2007 年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木藝展
2008 年 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花鳥藝術邀請展
苗栗縣三義木雕博物館國際木雕交流展國際木雕創作比賽評審委員

敻林(本名林素瓊)




本名林素瓊,以筆名敻林發表文章。嘉義縣人,民國五十六年生。星座是有戀家情結的巨蟹座。就讀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時,即養成寫日記和寫信的習慣。畢業後,在高雄市國中任教。第一個孩子出生後,開始陸續在報刊發表文章。
著作:《敻林極光》(博客思2009)。
部落格:敻林:我心裡有好深的感動http://tw.myblog.yahoo.com/jw!LWxBkT.eGRlEfld1D5uYxw--

蔡玲婉


蔡玲婉,臺灣省嘉義縣人,一九六八年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南大學語文教育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古典詩詞與國語文教學。著作::《盛唐詩的知己意識研究》(供學2006)、《豪情壯志譜驪歌》(文津2002)。

林清察

林清察,1956年生,嘉義縣大林鎮人。政大政治系學士、文化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碩士。曾任職國民黨大陸工作會、政策委員會。嘉義師範學院、政治作戰學校大陸問題研究兼任講師。著作有:《中共怎樣對待宗教》(黎明1984)、《中共控制下大陸地區各民主黨派現況》(中央陸工會1988)、《臺灣與大陸政治評論集》(秀威資訊科技)。

林杰樑


林杰樑醫師。民國四十七年生,台灣省嘉義縣人,台北醫學院畢業。
長庚醫院內科、腎臟科、毒物中心主治醫師
美國臨床毒物醫院院士著作:《生活中的毒》(宏欣文化)、《透析治療患者保健手冊》(宏欣文化)、《防癌保健靠自己》(宏欣文化)、《如何預防腎臟病及尿毒症》(允晨文化)、《水能救命》(元氣齋)、《水是百藥之王》(元氣齋)。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葉覓覓


葉覓覓,本名林巧鄉,1980年生,嘉義人。東華中文系、東華大學文學創作研究所第三屆畢業,曾任綠島國中教師,現在於芝加哥進修電影。曾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等,作品入選年度詩選。著有詩集《漆黑》。《漆黑》 詩本獲得2006金蝶獎、金獎獎、整體美術與裝禎設計獎-文字類。

王乾任


ZEN本名王乾任,1976年生,台灣省嘉義人,私立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畢業。嗜信社會學中所提倡的轉換觀點能力,追求獨立思考能力。生性喜愛閱讀、購書、藏書,藏書數千冊,範圍廣泛,人文、社會、自然、科學與文學,乃至漫畫、美術、圖畫,學問所到之書,無所不收。人生最大希望可以盡得天下好書,更喜歡和人分享閱讀心得。求學期間就因其對書籍與閱讀的熱愛,投入出版編輯和書籍評介工作,歷任多家出版社特約編輯、校對、書店店員等。目前專事寫作,領域包含圖書導讀,出版觀察,閱讀/考試學習法,社會/時事評論…,作品散見各大報刊雜誌網站,亦從事文化出版事業顧問工作。著作:《你也可以成為達文西》、《閱讀時代》、《書海拾貝》、《替你讀經典:社會人文篇》、《替你讀經典:讀書心得報告寫作範例》、《臺灣50年來的50本好書》、《臺灣出版產業大未來》、《立志當ceo》、《立法者與詮釋者》。
王乾任部落格: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311583842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李淳陽


李淳陽,出生於日治時期台灣臺南州嘉義郡水上庄(今嘉義縣水上鄉)南靖。1941年赴日,考入東京農業大學農學科。兩年後返台,進入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應用動物系工作,成為該所少數的台籍人員。光復後任職於農試所,從事農業害蟲和農藥的相關研究。1954年起有多篇研究論文,陸續發表於美國《經濟昆蟲學期刊》(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61年並以「安特靈農藥的滲透移行性」之研究,獲「東京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學位。
1968年起以八年時間自費拍攝昆蟲影片,成為台灣第一部昆蟲生態紀錄片。1975年「英國廣播公司」(BBC)因其影片水準極高,決定來台專訪報導李淳陽。隔年初BBC播出「李博士的昆蟲世界」(The Insect World of Dr. Lee)博物紀錄片專輯,被世界知名自然科學雜誌《史密森尼》(Smithsonian)譽為「史詩般的電影」。1977年李淳楊拍攝的昆蟲影片"The Hidden Events"更獲得美國攝影協會第48屆「國際電影節」專業組首獎。1979年新聞局製作「李淳陽的昆蟲世界」一片,獲得「亞洲影展最佳自然界紀錄片獎」、西雅圖第二屆「國際黑鯨影展」佳作獎。
1981年出版《昆蟲世界奇觀》,是台灣早期難得一見的昆蟲生態圖文書著作。2005年集結多年觀察、實驗心得與昆蟲影片菁華,出版《李淳陽昆蟲記》一書與同名生態紀錄片。
◎第一位揚名國際的「台灣法布爾」
◎首位BBC製作其博物紀錄片專輯的台灣昆蟲研究者
◎榮獲美國「國際電影節」專業組首獎的生態影片創作者
◎台灣昆蟲生態圖文書先驅
◎昆蟲學者趙榮台.自然作家徐仁修、張永仁……等,一致推崇
著作:1981年:《昆蟲世界奇觀》(白雲文化事業公司)
2005年:《李淳陽昆蟲記》書及DVD(遠流)

張雯媛


張雯媛
台灣嘉義人,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學士,西班牙馬德里大學西班牙文學碩士暨博士候選人。曾任職巴拉圭駐華大使館,並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實踐大學、文藻外語學院、高雄醫學大學與長榮大學翻譯系。留西期間曾擔任馬德里國際觀光展、歐洲華人年會、中華民國駐西班牙辦事處等口筆翻譯工作。譯有《粉彩》(積木文化2004)、《湖畔之屋》(麥田2005)、《天鷹與神豹的回憶》(聯經2007)、《戰爭畫師》(漫遊者文化2008)及賀連華舞蹈創作《狂海三部曲》之詩詞中譯等作品。目前專注於西班牙黃金時期文學研究。

葉怡均


葉怡均(I-CHUN YEH)1947年生於台灣嘉義。國文藝專美術科畢業,現為專業畫家。旅居南美十餘年,曾在阿根廷博物館、國家 展覽廳及台灣省、市美術館舉行八次個展,並參加在義大利、阿根廷、台北舉行的重要美展及國際彩墨畫展。其畫風融合了東方哲學思想與西畫前衛觀念,表現出優美而又神秘的色彩。並在南美多項的沙龍畫展中脫穎而出,屢獲首獎、二獎等殊榮,出版有三本畫集。首次嘗試兒童繪本,他將大自然的節奏及童雅的夢象,以幽默中又帶有震憾的靈意渲洩出來,為兒童繪本帶來全新的格局。著有:《葉怡均現代水墨畫集》、《葉怡均畫展》(京華藝術1993)、《蝙蝠》(PC Koobe版電子書)(中文繁體版)。

蕭家興


蕭家興,生於1953年12月10日 台灣嘉義;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都市計劃高考及格、都市計劃技師;政策規劃甲等特考及格
經歷: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參事﹔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組組長;綜合計劃組科長、科員
著作出版:《國土規劃建設論文集》(唐山2002)、《安得廣廈庇寒士》(唐山1997)、《調控台灣房地產市場兩隻失靈的手》(唐山1997)、《走出懋遷化居的住宅經濟》(唐山1997)、《尋找解放無產階級住屋權之實踐》(永望文化1994)、《社區規劃學》(唐山2002)、《社區創新營造論文集》(唐山2007)、《經濟倫理與公義信仰》(禧年經濟倫理文教基金會2003)、《筆耕鐘鼎山林間》(永望文化2003)、《這是什麼理論》(永望文化2006)、《這是什麼理論續集》(永望文化2008)、《聖經社會公義論》(永望文化2008)、《城鄉發展建設規劃手册》(唐山2008)。

于劍興


于劍興
1969.05生於台灣嘉義
畢業於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任職於大林慈濟醫院公共傳播室
著作:《醫者的容顏-18位醫師譜出的動人樂章》
編著:《舞生命風采》

吳挽瀾

吳挽瀾1934年出生。先後畢業於南京新生小學、台中一中及中興大學行政系。1972年辭嘉義縣政府主任秘書職務,赴菲律賓馬尼拉大學深造。一年半的時間,修畢全部課程及通過論文口試後,獲菲國教育部授予行政管理碩士學位。1958年中興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是彰化中學的英語教師,翌年被徵召至救國團服務,二十年間,從縣市團委會組長、總幹事升至總團部副主任。1978年轉任黨職,歷任中國國民黨台灣省委員會書記長、中央組織工作會副主任、高雄市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社會工作會主任、台灣省委員會主任委員。1995年奉召入閣,出任行政院青年輔導委會主任委員,繼任考試院秘書長及考選部部長。2000年政黨輪替,辭卸各項公職。同年七月,應友人之邀,出任憶聲電子公司首席顧問、戰聲科技公司名譽董事長。現任華憶教育集團董事、憶聲科技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南昌大學客座教授、中國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會議主席團主席。1973至2000年期間,在母校行政系兼授「機關管理」及「行政學」迄未中斷。重要著作計有:《行政組織與管理》(文景)、《行政學新論》(幼獅)、《環境、心境、意境》(高青)等。至於榮譽表彰,則獲有國內外獎牌、榮譽狀及各類獎(勳)章十餘座。

蔡淑玲


蔡淑玲,嘉義縣龍山國小校長,國立嘉義大學國民研究所博士生。
經歷:教育部特色學校評審暨輔導委員、曾任全國創意遊學經營獎決審委員,曾獲教育部核定閩南語績優教師、獲選76年度全國大專優秀青年、獲嘉義縣84年、94年特殊優良教師、嘉義縣國教輔導團語文領域召集人。熱愛登山、運動、生態、閱讀。著有《在地遊學:台灣生活與文化全體驗》、《明潭遊學》、《日月掠影》、《日月掠影》。

張宗紳

張宗紳本名張錦桐,字挹清,嘉義縣梅山鄉人,生於民國47年。國立藝專美術科國書組(現改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書法作品獲校典藏。師事國寶級畫梅大師蔣青融先生,書法及國畫在指導下打下極深厚的基礎,別人關照不到的地方及疑問能在其師處得到完美的答案與見解,無形中老師的人文修養與學識也影響了張宗紳至深且遠。曾獲得陸光美展書法第一名、第11屆臺北市美展書法類佳作,且曾舉辦臺北市蓬萊居藝廊書畫個展,擅長篆、隸、行、草、楷書等。

蔡志仁


作者蔡志仁,1964年生於嘉義布袋,於嘉義師專畢業後,分發澎湖擔任教師至今,1993年南瀛美展榮獲優選、佳作獎。著作:《島之容顏--蔡志仁澎湖攝影專輯》。

吳億偉


吳億偉,1978年生,台灣嘉義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曾任「自由副刊」編輯,現為國小實習教師。作品散見中央日報、更生日報等報副刊,曾獲曾獲梁實秋文學獎、全國學生散文獎、生態文學獎、大武山文學、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等。出生之後,人生不停的轉彎,分別在台北、高雄、嘉義,經歷了四間國小,三間國中,完成了他的國民義務教育。大學時念語文教育,本以為自己將會執教鞭一生,卻在畢業後不知哪來的衝動,賠了公費轉彎去念了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戲劇碩士;本以為自己會去日本念書,成天努力背著五十音,卻意外轉彎到了歐陸,如今人生暫時休憩在德國,為海德堡大學歐亞跨文化研究所與漢學系博士班學生。著有:《芭樂人生》(聯合文學)。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黃國昌


黃國昌
 1937年生於嘉義縣梅山鄉,1956年台中師範普師科畢業,1962年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1970年師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畢業,1972年獲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政治碩士,1976年獲美國洛衫磯加州大學政治博士,博士論文《新的統治階級之形成──馬克斯政治理論的盲點》。
 著作:《現代教育的功能》(與黃春勝合著)、《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

邱聰智


邱聰智,民國三十五年九月十九日生,台灣省嘉義縣人,嘉義縣大林中學初級部,嘉義縣大林中學高級部,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日本東京大學大學院研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博士後研究。現任台北市政府訴願審議委員會主任委員、考試委員。著作:《融整法學的經驗與見證》、《民法》、《民法概要》、《民法總則》、《新訂債法各論》、《新訂民法債編通則》、《民法研究》。